
電工們可能對放大器頭疼、可能對ADC/DAC應用發怵,但是對于小邏輯芯片,那就輕車熟路、信手拿來對著真值表就可以放心使用了。但是這小小的邏輯芯片,卻演繹者控制系統的大世界。
邏輯芯片種類繁多,TI一家就提供了超過3100款功能各異的邏輯芯片,包括各種邏輯門、緩沖器、驅動器、收發器、觸發器、鎖存器、寄存器、可配置和可編程邏輯以及一些專用的邏輯芯片等細分類別。這個細分品類的器件功能單一、使用簡單而靈活,在計算機、服務器、工控系統、光伏逆變系統、電機驅動系統等產品上扮演者極為重要的角色,實現多種功能;比如可以對信號進行整形、增強驅動能力、緩沖隔離、阻抗變換、電平轉換,執行邏輯判斷和運算/控制,狀態鎖定和同步、實現數據串行-并行轉換等功能。
雖然行業并沒有對這些器件形成規范性的標準,但是以TI、Nexperia和ON的市場影響力,后來者基本都會參考這些行業巨頭的參數標準來做設計兼容,以規避原位替換時可能存在的應用風險。尤其是TI和Nexperia,各自形成了非常完善的產品技術架構體系。
潤石科技作為后來者,根據自身合作伙伴工藝的特點,結合TI和Nexperia的技術架構參數,統籌優化產品參數,目前量產的產品參數已經可以涵蓋除AUP/AUC外的所有類別,常用的型號基本做到了全覆蓋。
雖然邏輯器件使用比較簡單,但是在設計和選型時還是需要留意一些細節,以免留下安全隱患:
1.明確邏輯器件的輸入和輸出端口的電壓值,例如連接到邏輯輸入端的GPIO口的VOH、VOL,以及連接到邏輯輸出端口GPIO的VIH、VIL,分別與邏輯器件的輸入端VIH,VIL,以及輸出端VOH,VOL做比較。
2.判別應用中是否需要特殊功能,例如總線保持,電平轉換以及施密特觸發等。
3.若邏輯器件的電源/信號來自于板外或者有熱插拔的場景,設計中盡量在邏輯Input & Output 上增加防護元器件,以防止EOS的問題。
4.開漏輸出的器件可以實現"線與"功能,所謂的"線與"指的是多個信號線直接連接在一起,只有當所有信號全部為高電平時,合在一起的總線為高電平;只要有任意一個或者多個信號為低電平,則總線為低電平。
5.開漏輸出的器件可以實現電平轉換功能,例如3.3V供電的開漏輸出邏輯門,輸出端接5V后就可以實現3.3V轉5V的電平轉換。
//附潤石科技邏輯產品